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北京西城里的“里仁为美”:共治共管模式实践与成效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北京西城里的“里仁为美”:共治共管模式实践与成效的知识,包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在西城区陶然亭街道,有一条街叫里仁东街,名字就起源于《论语·里仁》篇。在去年的街巷整治中,陶然亭街道、街巷所在的龙泉社区,和住在这里的数百户居民一起,疏交通,美环境,订章程,共同把“里仁为美”的街巷文化发扬光大。
里仁东街,东起龙爪槐胡同,西到菜市口大街,全长223.6米。和很多背街小巷一样,这里一度也面临着绿化少、停车秩序乱、居民出行不方便等难题。
2017年4月,陶然亭街道办事处从整治交通破题,给这条街增加了隔离带,划了车位,让居民普遍挠头的出行难得到很大缓解。在此基础上,又对里仁东街道路北侧原有的绿化带进行了景观提升,建起了一条长200多米的休闲绿带。
从街巷西口走进这条绿带,入口处的墙壁上是大大的孔夫子像和居民自己撰写的《里仁赋》,将街巷的名称由来娓娓道来。沿着1米多宽的小路往里走,两边是参差的花木,还有木质的休闲廊亭,以及为流浪猫狗准备的爱心小屋。虽然和车水马龙的道路紧挨着,但有一道天然的隔音降噪绿篱,行走在小路间,既幽静又安全。
街巷整治成果斐然,但要长长久久地保持下去,还得靠众人共同来维护。“这也是‘里仁为美’的一个方面。”社区党委负责人介绍,去年下半年,龙泉社区党委和楼宇自管会、街巷理事会一商议,决定组织志愿者队伍,每天对绿地进行清扫保洁。四个支部的党员加上积极分子,共计62人,两人一组,每月轮值一次。
老住户濮存慧就是志愿清洁队的成员之一。“每月21日是我当班,来来回回得走个好几趟。”濮存慧介绍,笤帚、簸箕、夹子等清扫工具就在小区入口处“里仁之家”门口搁着,每人都是固定日期,每天都有人当班。
最让居民们得意的是里仁东街东头的“绿园”,面积360多平方米,原先是一片道路代征地,荒草丛生,又脏又乱。社区党委牵头,征求居民意见,建起了一个小果园,有苹果、石榴、海棠、山楂、樱桃等十多种果树。
园子由邻里共同管护,家家户户都是园子的主人。另外“绿园”里还开辟了一块数十平方米的菜地,作为附近陶然亭小学和十五中的社会实践基地。孩子们在地里种花生,种辣椒,种西红柿,观察花卉植物的生长,体验农耕和园艺的乐趣。
通过邻里自治,整治后的里仁东街环境美了,人与人的心贴得更近了。“里仁为美”的街巷文化更加凸显。
流程编辑:RB013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写的真好!我住在大兴区,希望能有类似的社区建设模式移用到我们小区,这样就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和谐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京西城里仁东街?从来没去过,不过我觉得“共治共管”是个很好的理念!营造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里仁为美”。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羡慕你们小区这样的组织形式,我们小区邻居之间关系就差远了,常常因为一些琐事发生争吵。希望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经验,让社区建设更加和谐!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照片上看,西城里仁东街的环境确实很棒啊,绿植繁茂,街道整洁,让人感到非常舒适惬意! 这种“里仁为美”的理念应该被更多人推广。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共治共管更需要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不然容易出现某些人为了利益忽视别人的诉求或出现不公平现象。希望西城里仁东街能建立完善的保障措施!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有深度!它不仅仅是在介绍一个具体的社区建设项目,更是探讨了如何通过民间的力量营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里仁为美” 是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这个理念。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城市规划最重要就是要注重居民的生活体验,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是关键。西城里仁东街这个案例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希望更多的城市可以学习他们的经验。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这种“共治共管”的方式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比较麻烦,总得参与一些会议讨论之类的活动。还是传统的管理方式更直接、更简单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里仁东街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同时也要感谢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热情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个“里仁为美”的目标。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这篇文章,我更加理解了 “里仁为美” 的内涵。它不仅仅指的是环境的整洁美好,更重要的是营造一個充满爱、关怀与互动的社区氛围,这才是真正的美丽所在!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我觉得里仁东街的案例很有启发意义,希望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升级,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倒觉得除了“共治共管”这种主导形式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更轻松、活泼的方式来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度,比如举办一些文化活动、手工制作课程等,让沟通变得更容易、更有趣!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城里仁东街这个案例虽然很成功,但也要看到它存在的一些局限性,例如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管理成本相对较高等。希望相关部门能进一步优化改进,使其更加可持续发展。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里仁为美” 理想好,实际上需要面对很多挑战,比如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的诉求、如何解决社区内部潜在矛盾等等。希望他们能够不断探索新的解决方案,让这个理念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实践!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们家也在西城,但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区内,很少与邻居交流互动。希望能跟着里仁东街的例子,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营造一个更加温暖的家园氛围!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总觉得这种社区建设模式更适合一些居住人口素质较高的地区,因为参与者要有自觉性和责任感,才能共同维护良好的社区环境。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京西城里仁东街,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味道!希望更多城市都可以学习他们的经验,让生活环境越来越美好,让人们在都市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赞同“共治共管”的理念,但同时也担心一些自私、功利的人会利用这个模式来满足自己的利益,从而破坏社区和谐的环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