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去旅游

卡扎菲:神秘独裁者的复杂统治时代

Minamoto 编译

卡扎菲永远是个大名人。每次穆阿玛尔·卡扎菲出访,媒体总会大肆渲染他随身携带的那顶帐篷、那只每天早上挤出新鲜奶水给他喝的骆驼还有他的私人保镖卫队:三十个训练有素,随时可以杀人如麻的处女。在这样的一幕一幕下,结果是人们很难分清楚这个六十八岁但是已经控制了利比亚42年的古怪领袖的现实与传说。这位阿拉伯世界的独裁者中的老前辈,就在近几年还为了使利比亚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而宣布与恐怖主义断绝关系。


搜卡扎菲的保镖搜出来的图,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卡扎菲1969年通过政变上台。这位年轻将军满脑子灌输的都是埃及纳瑟尔总统的泛阿拉伯主义高谈阔论,又受到了一个家庭反抗意大利侵略者的英雄事迹的启发,用他自己的军队推翻了重病的Idris国王。


政变刚刚成功的卡扎菲,谁都有年轻的时候……

虽然他结束了君主制,但是他却靠着十年前利比亚新勘探到的油田,成为了这个国家最反复无常的一位国王。而且,他还准备让萨义夫·伊斯兰继承他的衣钵。萨义夫是他和他的两个老婆生的八个儿子里的老二。

谈到这里,利比亚的悲剧和其他的阿拉伯国家的近代史没有什么不同。而卡扎菲和其他同时代独裁者的区别在于,他的个人性格塑造了利比亚,以至于两者很难分开。对外来说,他想要建立一个同时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竞争的政府模式,同时又要含有伊斯兰的纯洁理念,不受其他伊斯兰派别的攻击。(此处难翻译,请高手指点吧……)


这张颇有点儿Michael Jackson的风格

政变后四年,他在国内引发了一场文化革命,以求将国内的外国影响消除干净,并建设一个新的社会。他的革命理想体现在他的《绿色革命》一书中,就是想要让利比亚和其他国家不同。因此,他建立了Yamahiria政府,一个根据阿拉伯语yumhuria(共和国)创造出来的新词儿,意思就是“大众的政府”。

这位将军统治者面积是西班牙的三倍,而人口却不足西班牙的十分之一的国家。他毅然辞去了所有的职务,而称自己为“革命领袖”。国家的权利从理论上来讲,转到了一个什么人民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头头脑脑们都是一群参与宗教仪式的青少年。卡扎菲经常清洗那些他认为是腐败的官员,而那些被认为是政治上危险的书籍则被烧毁。实际上,这个人民委员会的作用就是下达革命指导委员会关于罢免部长、省长和其他官员等。

无论外表怎么样,卡扎菲都一直致力于把绝对权利牢牢掌握在手中。他的卓越演技让他成为上个世纪最希奇古怪的领袖之一。他非常为自己的贝都因血统而感到骄傲。贝都因人长期生活在沙漠里。同时也能看出来他对这种又简单又舒适的生活情有独钟,因此他什么时候都带着帐篷,并在帐篷里接待客人。他的制服控情结也令他充满异域情调,也是外国媒体喜欢争相报道的热点之一。


卡扎菲的帐篷
卡扎菲喜欢化妆

爆炸案后,里根政府决定给他好好上一课。对的里波里和班加西的轰炸不仅仅导致了多人死亡,更是利比亚被国际社会边缘化的开端。但是这个惩罚根本没有浇灭卡扎菲革命的冲动。两年后,他指示了洛克比空难,270人遇难。那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有人都远离了他。联合国决议后,欧洲公司随着美国公司离开了利比亚,甚至连航线都取消了(有趣的是他们从来没取消从利比亚进口石油)。甚至他的阿拉伯兄弟们都不帮着他说话了。本质上来讲,我认为他这个人太难揣测因此没法把他的言行当回事儿。至于那套所谓泛阿拉伯主义的废话,在纳瑟尔死后,他只在平民百姓中找到一些回应,因此他因为支持者甚少而就没什么兴趣了。

他的放弃证实了建立一个阿拉伯乌托邦联盟是毫无意义的。出于意志的消沉,他将视线转向了非洲。他的很多邻居们都拿到了金融支持善款,因此不愁没钱买石油。在一次采访中他甚至说:“相对于伊拉克和叙利亚,非洲与我更加心贴心。”虽然他的非利坚合众国之梦也没能成,非洲联盟的种子却在2002年的7月种下了。

然而,非洲也没能和他心贴心。利比亚领导人没有能穿着彩色袍子和其他领导人一起出现在国际杂志的封面上。而他的外交官们则在“大阿拉伯利比亚社会主义民众国”的办公室里萎靡不振。直到2003年八月,卡扎菲突然正式对洛克比空难负责,并且愿意赔偿受害者家属。这一决定让联合国减轻了一些处罚。好景不长,不久他又被发现参与了法国UTA航空公司航班的袭击,该袭击于1989年造成171人死亡。


更轰动的是他还决定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于1986年与利比亚重新恢复了外交关系。如此,美国的石油公司得以回到利比亚,而许多美国的石油公司都等着新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很多西方政客都造访过他的帐篷,包括英国总理,意大利总理和德国总理还有法国总统。在卡扎菲的官方网站www.algathafi.org上,“领袖大哥哥”兴致勃勃地与来自剑桥大学的师生们高谈阔论着。另一方面,在伦敦流亡的利比亚反对派则称他们对国际社会这么快就重新接受了卡扎菲的转变表示非常失望。反对派继续指控卡扎菲的侵犯人权罪。


再看,再看我让你融化!

官方的说法是,卡扎菲的转变是英国长期外交努力的结果。也有人说是萨义夫劝他父亲不要让国家太孤立。然而,很多分析家认为,美军入侵伊拉克是导致卡扎菲下决心改变的最重要原因。当然,这一事件引发的内部变化我们不得而知。九十年代初,他把一些伊斯兰士兵放回阿富汗,或许他是受到了邻近国家的影响。

虽然这个国家如此神秘,以至于没人知道里面都发生了什么,但是Jamestown基金会的分析家至少记录了三次利比亚伊斯兰战斗组织以及其他军事组织对卡扎菲的暗杀尝试(1992年,1996年和1998年)。卡扎菲可不想让自己的国家变成第二个阿尔及利亚,因此他对这些组织的成员和支持者所采取的方式是要么逃到海外,要么囚禁到死。9·11之后,参加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反恐成了他对内镇压的完美掩护。

不管怎么说,卡扎菲试图让自己的国家摆脱恐怖主义老巢的努力还是挽救了他的政治生涯。但是对于利比亚老百姓来说,就没什么实际好处了。2003年之后,经济上有了一些自由,但是也有不少条条框框的束缚。反对派一直认为,卡扎菲从来都没有改变过他的独裁统治方式,而且现在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实。

卡扎菲的举动也许消除了西方对其支持恐怖主义的疑虑,但是这些举动没有任何国内改变配合。利比亚没有能变成一个值得信赖的国家,2007年保加利亚护士和巴勒斯坦医生在班加西的医院里给400个孩子输送艾滋病病毒一案就已经清楚地显明了这一点。欧洲方面经过斡旋,答应给受害儿童家属补偿后,才得以引渡这两个人。更巧的是,欧洲所付的赔偿金和利比亚付给洛克比空难家属的赔偿金一分不差。

2009年,英国释放了参与洛克比空难的一个罪犯,Abdel Basset Ali Mohamed al Megrahi,他于八年前被判终身监禁。苏格兰当地政府对这个前利比亚安全机构的特工的释放解释道:“出于人道主义原因”,因为他被诊断得了晚期癌症。而维基泄密网站透露说,此人被释放与伦敦和利比亚之间刚刚签署了一项石油买卖在时间上惊人的吻合。一年半后,Al Megrahiyi做着化疗,吃着火锅唱着歌和家人生活在一幢大别墅里:那别墅是领袖赐的礼物

过去的二十年里,卡扎菲用铁腕来镇压伊斯兰极端主义者以期巩固他的政权;你绝想不到的是,他的小帐篷会被一群手无寸铁的百姓掀翻。

用户评论

有你,很幸福

这个标题很有吸引力啊!我一直对卡扎菲有点好奇,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这篇文章能让我了解一下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生命一旅程

卡扎菲的确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既有人崇拜他的勇敢与独立,也有人批评他的暴行与独裁。这篇文章应该会深入探讨他的复杂面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年约

哈哈,“古怪的暴君”这个标题太有意思了!想知道文章里具体有哪些“古怪之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

我小时候就听过卡扎菲的故事,但他这个人真的很令人难以理解。这篇文字能让我更清楚地认识他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敬情

虽然卡扎菲确实犯下很多罪行,但我觉得这个标题有点过于简化了,应该从多角度来分析他的行为。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幽梦

总觉得西方媒体对卡扎菲的描述都是偏激的,想要了解更多真实的真相。这篇文章能给我们一些客观的观点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深至命

这篇文章会不会太倾向于批评他?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全面和 balanced 的分析。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娇眉恨

我喜欢这种深入探讨历史人物性格的文章!期待作者能用生动的故事来展现卡扎菲背后的复杂人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雨优美回忆

我觉得“古怪的暴君”这个标题有点过于轻蔑,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更慎重一些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花为谁悲丶

我对卡扎菲统治时期利比亚的社会文化很感兴趣,希望文章能够提到这些方面的内容。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易動情也是罪名

我只知道卡扎菲是独裁者,但想要了解他的成长背景和形成性格的原因。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聽風

期待看到作者对卡扎菲遗产的分析,以及他对利比亚今后发展的影响?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抓不住i

这个标题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希望能读到一篇深入浅出的文章,让我更加了解卡扎菲这个人。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