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2021年高考指南:如何提高高考成绩?老师有以下建议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学会查漏补缺,重点突破自己的薄弱科目。
每个高中生都应该有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各科成绩均衡的学生相对较少,所以我们常常建议大家学会找短板、补短板,重点在自己的薄弱科目上取得突破。一般来说,弱科就是你不太擅长的科目,或者是考试成绩比较低的科目。这类科目一般都会拖我们后腿,所以在备战高考的时候,我们应该重点突破自己的薄弱科目。优势科目加分非常困难,但弱科加30分是有可能的。高考时,建议学生把时间花在自己的薄弱科目上。
2、按照老师的思路复习,不要自己控制复习进度。
高考需要一定的考试节奏。在备考时,也要注意一定的备考思路,不要盲目复习或备考。对于2021年要参加高考的学生,我们应该按照老师的想法复习。因为老师通常可以控制进度,他们知道哪些科目应该重点学习,哪些科目应该加快速度。做事有轻重缓急,复习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一味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来控制复习进度,很有可能会本末倒置。老师们对整本教材和教学大纲都非常熟悉。他们大概知道哪些知识需要考,所以会给学生科学的指导。
3、劳逸结合,补充充足的营养。
兵法中有句话,叫“兵马前行,粮草未动”。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后方的物资充足。如果是在高考的时候使用的话,那么就要注意劳逸结合,补充充足的营养。准备高考是非常辛苦的,消耗大量的体力和脑力。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好好补充营养,保证自己有强健的身体来应对高考。
无论是2021年的高考,还是2021年后的高考,以上三点建议都非常重要。不要只顾学习而忽视了自己的健康。没有好的身体,怎么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呢?你怎么认为?
用户评论
今年毕业刚好考前夕看这个指南太及时了! 之前选书也比较混乱,老师这几点分析特别精准,让我瞬间对备考方向有了新的认识。冲刺最后阶段一定要好好听取老师的建议。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分数真的很难说啊,虽然老師给出了很多好建议,但竞争激烈还是让人压力 huge ,希望自己能克服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这篇文章能给我带来信心,希望能顺利考上目标院校!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老师的建议很中肯,而且针对性强,对于那些高考阶段徘徊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帮助。特别是这个选书和复习策略,以前都没有好好思考过这些问题,现在看来确实很有道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说的太空泛了,什么“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都是老生常谈的鸡汤话!没有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给出具体建议,反而让人更加困惑。真希望老师能结合实际情况提供更具体的解决方案。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这篇指南对想要报考重点大学的学生来说更有帮助,有些内容确实偏向热门方向,而我们普通学生可能不太适用。希望能有更多针对不同类型院校的指导建议。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焦虑真的会让人喘不过气。老师这份指南像一道曙光,指引我在迷茫中找到方向。特别是“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个点,真的很重要!我会努力控制情绪,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挑战。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恍然大悟啊!原来我一直以来学习方法不对,难怪成绩总是上不去。以后一定要按照老师的建议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相信会有所进步!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指南针对性不是很好,很多内容都比较一般化,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给出具体的指导建议。对于我这种想要报考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来说,没有任何帮助。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老师的建议很有道理,尤其是“强化基础知识”这个点,高考其实就是对基础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我会更加重视基础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太长了,有些内容重复而且比较冗长,建议老师简化文章内容,重点突出关键信息,方便学生快速获取所需知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指南让我对高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原来提高高考分数不仅要靠学习努力,还要注重学习方法和心态调节,这几点我都记住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老师的文章分析得非常透彻,能让人真正理解提升高考分数的难点和技巧。我将会认真研读这份指南,并将其实践到我的备考之中!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老师给出了很多建议,但实际上执行起来还是很困难的。高考阶段压力很大,很容易分心和放弃,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才能坚持下去。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指南对想要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来说很有参考价值,可以帮助大家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希望明年能顺利通过高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为这份指南不够全面,缺少一些针对不同院校类型和专业特色的建议。例如,艺术类院校的考生该如何提升分数呢?这篇文章并没有给出具体答案。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老师的建议很有帮助,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会按照老师的指导,调整我的备考策略,争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指南缺乏一些针对性内容,例如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比如数学水平比较高或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未提供具体建议。希望老师能够更加细致地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指导。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