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摄影

首次境外旅行攻略:必备出行指南全面解析

不过,国内景点涨价很高,游人太多、体验感也不好,那不妨将视野投向海外。海外假期与国内往往错开,游人相对少一些,旅游体验也要好一些。做好攻略出游,基本上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愉快体验。

上网冲浪

开通国内手机号卡的漫游功能

出境最容易踩到的第一个坑,便是出国了发现自己国内的手机号卡怎么直接无信号罢工了?

这其实是因为出发前没有开通手机号的国际/港澳台漫游功能。这是一个必须在国内先开通的功能,因为开通该功能需要短信验证码认证,但出境前没开通、出境后则接收不到验证码,陷入死循环。

通常,我们需要手机号卡有信号往往只有一个目的:接收各种短信验证码。现在无论是登录 App,或者进行与金钱有关的操作,都需要短信验证码来校验身份。一旦无法接收,很多可以通过手机完成的简单操作都做不了,会非常尴尬。

提前购买流量卡

通常,想要在境外畅享网络的便利,有两种方式:

  • 境内手机号购买境外流量包,方便但稍贵。
  • 购买境外流量卡,并插入手机中使用,略繁琐但便宜。

我更推荐使用后者。在淘宝等购物平台输入「目的地+流量卡」即可购买相应流量卡,例如「泰国流量卡」。根据自己出行的时间长短、流量大小需求购买即可。

如果本次旅程跨越多国,请注意查看流量卡支持的国家列表,是否覆盖了本次行程的所有目的地。

个人建议,除非确有拨打电话的需求,或者希望通过当地手机号码注册一些 App 或网站,否则不必购买电话卡。因为仅仅多了不算必需的拨打电话、收发短信的功能,电话卡便会比流量卡贵很多。

畅快消费,省钱省力

全球范围内,刷卡和现金支付依然是主流。

出国旅游,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依然推荐你选择「兑换适量当地货币现金+携带至少一张 Visa 或 Master 卡+一张银联卡+可以联网的智能手机」的组合方式出行。这样能保证我们在绝大部分需要用钱的场合都不会慌张。

提前办理一张国际信用卡

Visa和Master全球电子支付网络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消费支付处理系统,国际上几乎所有可以刷卡支付的商户都至少支持其中一家。

相比之下,境外商户支持银联(UnionPay)支付体系的要少很多。如果仅仅持银联卡出境游玩,可能会有诸多不便。

推荐办理全币种信用卡

之所以推荐办理全币种信用卡,是因为我们在境外消费时,消费用的是当地货币,但我们希望使用人民币结账、还款,这中间便产生了「当地货币 → 人民币」的货币转换费用(FTF,Foreign Transaction Fee,境外交易费用)。

全币种与单币种卡片,最重要的区别便是境外消费是否免收FTF。全币种卡片,会自动将当地货币(转换成美元再)转换成人民币,自动入账我们的信用卡账单。而单币种卡虽然也会进行货币转换,但要收取FTF。

务必办理芯片卡

强烈建议办理芯片卡(即卡面存在类似 sim 卡的芯片结构),而非磁条卡。

追溯词源,「刷卡支付」一词是磁条卡的专属,支付时需要将卡片自上而下刷过POS机,想必很多上了年纪的读者朋友都看过或在剧里见过这个场景。

回国后可以关闭境外消费功能

部分银行支持通过手机银行 App 关闭信用卡的「境外消费功能」,如果你回国后,担心被境外盗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关闭该功能。

如果你不慎遗失了卡片,或在境外遭遇盗刷,也请第一时间在手机银行 App 或致电银行客服进行挂失。

取外币现钞

这是一个想薅银行羊毛却反被银行薅的重灾区。

比如,我今年春节去马来西亚,第一次在境外使用银行卡取款,由于对取款手续费很无知,导致我明明可以一次提款完,却偏偏分 4 次分别提取了 100RM(令吉,马来西亚货币),扣款了 4 次 18 元手续费,而且手续费还是延迟 1 天入账的,导致我在明明有查账单的情况下依然白白多给银行送了几十块钱。

如果目的地货币可以在国内银行取到,请优先在国内提取外币现钞。通常而言,通过手机银行 App,搜索「外汇现钞」「外币」等关键词,根据指引进行预约即可。请记得早点预约,临近热门假期的时候银行可能无法及时提供足额外币现钞。

注意不要提取过多现金,足够作为日常消费的补充即可。你还可以先在网上查清楚目的地国家海关是否有携带现金数量的要求或限制。另外,根据央行《关于调整国家货币出入境限额》,注意不要携带超过 5000 美元或以上等值货币出入境,否则需要进行海关申报。

如果目的地国家货币在国内银行没法取到,那只能去到当地再兑换。建议可以:

  • 提前在国内提取美元现金,去到当地寻找货币转换柜台办理。中间会有汇率差,也有可能会有手续费。通常,美元的汇率会优于人民币。
  • 携带适量人民币百元钞票现金,去到当地寻找货币转换柜台办理。中间会有汇率差,也有可能会有手续费。
  • 使用银行卡在海外 ATM 直接提取现金。不过注意,通常而言手续费较高。

对于上述最后一种方式,你还可以考虑办理一张「每月前 X 笔境外取现免手续费」的银行卡。基本上都是小银行才有具备此类权益的银行卡,国有四大行基本不提供此类权益。

但是注意,这并不能完全规避境外取现手续费,因为手续费是国内银行、海外 ATM 所属银行都收取的,即使国内免掉手续费,也可能无法避免被海外银行收取。具体银行、卡类、政策可以自行上网检索。

注册当地主流支付软件

各国目前都发展了自己的主流支付软件,如果注册方便(使用邮箱或国内手机号即可注册)的话,不妨注册并绑定支付方式进行使用。

例如,马来西亚常用的打车软件 Grab,有 GrabPay 支付方式,可以与支付宝进行绑定,每次使用都自动从支付宝扣款。GrabPay 也可以绑定储蓄卡、信用卡来充值到里面(相当于微信的零钱),使用起来很方便。

注意在使用时,软件是否选择了我们想要的结算方式。我第一次在大马使用Grab打车,没认真看清付款方式,系统默认选择了现金支付。到达酒店后,司机师傅来找我以现金形式付款,我直接懵了,因为我是准备到酒店后再出门寻找 ATM 机兑换马币现金的。

最后,我在 Grab App 里找到了修改支付方式的选项,将支付方式改回了在线支付,才解决了这焦头烂额的局面。

薅红蓝绿的羊毛

随着疫情后跨境旅游人数增多,云闪付、支付宝、微信三家国内支付巨头也纷纷探索海外业务。除了薅信用卡的羊毛,我们也可以充分薅干净这三家支付软件的羊毛。

具体能否使用这三家支付,要看商户收银台或门口的支持支付列表中是否有。

最常见的支持使用国内支付软件的消费场所便是——便利店。7-11、全家、罗森以及当地的便利店品牌,基本都支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大型商场、超市基本上也支持支付宝和微信。

到了境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主动查询红蓝绿三家的境外优惠:

  • 支付宝首页会自动出现境外优惠专区(也可以手动更改定位至海外)。
  • 搜索「微信支付全球有礼」小程序,点进去后便会自动定位。
  • 云闪付首页会自动出现境外优惠专区(也可以手动更改定位至海外)。

通常而言,支持使用的商户数量是「支付宝 >微信 >云闪付」。而优惠力度则恰好相反,是「云闪付 >微信 >支付宝」。具体优惠视读者出行时期、出行目的地以及当时的优惠活动而定。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这三家与境外支付渠道的合作,这三家也有可能可以扫开境外的(其他颜色的)收款码并进行支付。比如本次去马来西亚,云闪付支持当地的 DuitNow。具体可否使用,可以自行尝试或咨询店家。

证件文书,要袋好

护照

护照是出国必备的通关文书,可以理解为全球认可的一张身份证。如果缺少身份证明,自然是寸步难行。

请在出行前务必让所有同行人都检查护照是否离过期还有至少 6 个月以上,绝大部分国家都不允许护照不足 6 个月有效期的游客入境。 如果你的护照快过期了,请及时前往出入境管理局换发护照。

旅行建议全程随身携带护照。一方面,如果遇到免税商店进行购物,则必须持有护照才能进行免税消费。一方面,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如车祸、就医、当地警察临时检查)等,我们也能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明。

所有证件建议与现金分开放置,避免发生钱包被偷、证件全丢的悲剧……

彩蛋:护照保管技巧

  • 直接夹住封面到个人信息页 ,方便入境边检人员能直接翻开。给予他人便利,往往也是给予自己方便。
  • 夹住机票,便于携带。 值机(Check-in)后,当我们拿着狭长的机票和矮胖的护照本时,我们往往会干一件事:用护照本夹住机票。但仅靠护照本来夹住,其实总有掉落风险。如果有一个小夹子能直接夹住机票和护照本,便能让我们省事、放心不少。
  • 用不同颜色的夹子区分彼此的护照。 这次旅游返程,我和我妈的护照本便在中途混淆过,我拿了我妈的护照,我妈拿了我的护照,所幸后面我和我妈及时发现、且我俩并未分头行动,否则在异国他乡丢失了自己的护照,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如果使用异色夹子,来标记彼此的护照(或者干脆用不干胶在护照封面贴上自己的名字),那将防患于未然。

港澳通行证

港澳通行证是我们往返港澳之间的身份证明,请提前至所属的出入境管理局办理。

如果你途径深圳,直接寻找自助签注机进行签注即可,非常方便快捷。

另外,最便宜的陆路前往香港的方式,应该是乘坐火车到达深圳的福田或罗湖口岸,步行通关,随后乘坐地铁前往香港市区。注意,从福田/罗湖口岸地铁站到第二个地铁站的费用较贵,可以理解为通关费。即便如此,依然比乘坐高铁直接抵达西九龙要便宜很多。

签证

签证可以理解为其他国家允许我们入境游玩的门票,缺少了这张门票,我们便无法进入其他国家。签证大致可以分为:

  • 免签。这是最方便的获取签证的方式。一般可以「拎包即游」。
  • 落地签。即乘坐交通工具抵达该国后,再办理签证。
  • 申根签。申根区是指履行 1985 年卢森堡申根镇《申根协议》的区域,于 1995 年正式生效,现有 27 个签约国。对于国际旅行者而言,该区域非常像一个单独的国家,仅需办理一次签证,即可畅游这些国家。注意,申根国与欧盟国家并不是同一概念。
  • 需要办理签证。这便稍显麻烦,即我们需要提前办理签证。各国的要求详见各国的驻中国使领馆官网,也可以自行查阅社交媒体或旅游平台。一定要预留充足时间来等待下签,避免签证迟迟未下而影响出游。自行送签办理。我们根据目的地国的要求,自行准备材料并办理。机构送签办理。有些国家(如日本)不允许个人送签,我们便可以在飞猪、携程等旅游平台寻找机构、发送材料进行办理。

入境证明文件

但是注意,除了签证以外,很多国家往往需要旅行者提供会离境证明,避免有些人非法移民。怎么证明我们会离开这个国家呢?

  • 酒店行程单。
  • 机票行程单。
  • 在职证明、资产证明、收入证明等。一般可以联系公司人力资源部开具。除非目的国家明确要求,不然可以不准备。

注意,上述行程单其实只是一个无需加盖公章的证明,一般预定完机票、酒店后,旅游平台都会自动将行程单发送到我们的邮箱,直接下载、打印即可。

如果没有找到行程单也不要紧,我们甚至可以自己制作一份,只要用英语列明行程信息即可,具体可以参考网上的模板。

入境电子凭证

口罩时代的要求往往遗留了下来,很多国家还会要求入境者提前填报电子入境单。各国名字、叫法不同,但大意都是让入境者通过电子方式填写好一些个人信息的表单,方便当地海关快速检验和保存记录。

一般而言都比较简单,去小红书等平台搜索「目的地+入境所需材料」即可。

用户评论

独角戏°

终于有人写了!我现在正计划去东南亚旅游,一直没时间好好规划呢,这篇文章太实用啦!尤其是行程安排这点,我准备参考一下你的建议!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羁绊你

哈哈,写的真详细啊,感觉就像是一套完整的旅行宝典一样了。出发之前一定要仔细看看这些注意事项,免得遇到麻烦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寻鱼水之欢

文章还不错,但是我觉得关于签证办理的部分内容更具体一点比较好,毕竟每个国家的签证政策都不太一样。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沐晴つ

这个攻略太完美了!我明年计划去欧洲旅行,这份攻略简直成了我的必备读物。特别是住宿方面的小建议,真的很有用!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作为一个资深旅行爱好者,我觉得这篇文章其实还比较基础,比如一些深入的文化体验或者特殊的交通方式就少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i

我去过几次国外的旅行了,发现大部分国内游客都只会去热门景点打卡拍照,建议这篇攻略也多科普一些当地人生活的点滴,让旅行更有意义!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岛晴空

感觉这篇文章就是专门为像我这样第一次出国的人写的,简单易懂又很全面。准备收藏起来,下次出发再参考一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志平

第一次境外出游?有点紧张啊!希望我的旅程也能顺利按照这篇攻略走,体验到美好的旅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最好i

这篇文章虽然实用,但是我觉得关于出行安全方面的建议可以更加详细,毕竟去不熟悉的地方总会有各种意外。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叹★尘世美

感觉这些注意事项都很有道理!第一次出国旅行确实需要注意很多细节,要多提前准备才能让自己旅途更愉快。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挽手余生ら

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我最近刚好也要去国外旅游,这篇攻略简直就是我的救命稻草啊! 特别是办理签证的部分,我很担心会出问题,希望能照着你的建议顺利过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月下独酌

其实我觉得这篇攻略还可以在语言方面做些改进,比如用更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要点,这样更容易让人理解和记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染陌人

作为一名旅行爱好者,我倒是觉得这份攻略有些重复的地方可以精简一下,或者换个角度写一些更加独特的内容.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这篇攻略太棒了!我之前刚从国外回来,其实内容上很符合我的实际经历。特别是关于当地风俗禁忌的提醒,真的很重要!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_心抽搐到严重畸形っ°

我感觉这篇文章比较注重实用性,但是少了一些旅行的情感分享,多写一些个人旅行体验和见闻会更吸引人!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纸愁肠。

我觉得这篇攻略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安全方面给了很多建议,对于第一次出国的游客确实很有帮助。不过我还是觉得在攻略中加入一些旅行技巧和路线推荐会更实用!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雨后彩虹

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觉很全面,涵盖了大部分出国旅游需要注意的地方。出发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一遍!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昂贵的背影

第一次境外出游?记得提前做好功课呀!别忘了带上手机卡啊、转换插头啊这些小物件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20

网站地图